金秋时节,走进肇庆大地,一条条公路宽阔平整、畅通无阻、连接四方,织就了一张便捷高效的交通路网。
市民游客驱车行驶其中,花团锦簇,绿树成荫,一路一景、四季常青的沿路绿化不禁让人感叹“车在绿中行,人在画中游”。这是肇庆扎实推动普通国省道绿化品质提升的一个生动缩影。
近年来,肇庆市积极开展公路增植补绿工作,扎实推动普通国省道绿化品质提升。近两年普通国省道投入绿化提升资金733.19万元,共种植乔木、灌木83214株(穴),草本22523.8平方米,落实绿美肇庆生态建设工作部署,为肇庆市高质量发展增添绿美成色。
积极争取资金投入
提升绿化品质
肇庆市积极筹措、加大绿化资金投入,推动国省道绿化品质提升落地见效。
高要区近两年在绿化建设上投入约360万元,其中于2023年、2024年分别组织实施国道G324线高要区金渡大花坛至江口大桥段绿化提升工程、新国道G324(金利大道)绿化提升工程,累计种植簕杜鹃3877株、双夹槐2650株等。

绿化景观旧貌换新颜。图片来源:高要发布
沿途绿化景观旧貌换新颜,绘就绚烂多彩的绿美画卷。
2023年,德庆县投入66万元实施国道G321线德庆悦城圩镇段绿化提升工程,结合公路沿线风景进行合理搭配,共种植大叶紫薇141株、香樟124株、非洲茉莉175株等,进一步改善道路沿线绿化结构,生态美景再升级。
打造绿美标杆
发挥示范引领
肇庆市深入摸排国省道路绿化现状,高品质、高标准打造具有地方特色“绿美公路”示范段,2024年以各县(市、区)普通国省道分别建设不少于一段“绿美公路”示范段为目标,重点打造绿美公路典型示范,引领国省道绿化全面提升。

景观层次丰富、色彩搭配和谐的道路绿化长廊。图片来源:广宁发布
目前,“绿美公路”示范建设有力有序推进。端州区完成G321线端州段(K86+884~K106+174)“绿美公路”示范段创建,针对绿化薄弱环节,共补植红绒球7304株、细叶紫薇150株、秋枫189株等;广宁县完成国道G355线江屯角下二桥至赛洞段绿化示范段建设,种植宫粉紫荆约3000株,宫粉紫荆绿化里程为15.115公里,黑木相思约5300棵,黑木相思绿化里程为10.8公里,形成景观层次丰富、色彩搭配和谐的道路绿化长廊;德庆县正在实施省道S265线永丰镇路段(K96+277~K105+400)绿化示范段创建工作。
加强规划谋划
持续建设绿美公路
肇庆坚持“先谋划、再建设”的系统观念,统筹国省道项目设计、建设、养护全过程,将绿化工程作为项目专章设计,积极融入绿化品质提升计划,加强与沿线的镇村、农田、山林等原有生态景观相衔接。
科学选用适应公路环境条件、抗病虫害、吸尘降噪、景观功能好的树种,做到应绿尽绿,打造绿美生态线、风景线。
下一步,肇庆将充分利用国道G355线广宁县过境公路、国道G355线怀集县过境公路、国道G321线德庆县过境公路新改建的良好契机,计划投入约1130万元对项目沿线种植秋枫、宫粉紫荆等乔木4741株,造型榕、牡丹球等灌木25885株,种植紫花马缨丹、翠芦莉等草本植物19500平方米,进一步提高沿线绿化水平,着力提升国道绿色品质。
同时,利用实施养护专项工程,计划投入134万元对项目沿线公路补植换植阴香、香樟、宫粉紫荆、簕杜鹃、红绒球等乔(灌)木3999株,增植紫花马缨丹、翠芦莉等草本植物2495.8平方米,将进一步丰富绿化层次和景观效果,全力打造花草相映、四季有景的绿色公路生态名片。

省道S527线江美路段。江先梅 摄
坚持精细管护
巩固绿美成效
肇庆市牢固树立“三分种、七分管”的思想,坚持绿化美化与长效管护同步推进,在绿化带、隔离带、出入口、平交口等路段,严格遵循植物生长特性以及道路绿植修剪标准,科学安排绿化修剪清理,落实落细杀虫浇灌、培土施肥工作,提高绿化植株存活率、病害抵御能力和绿化景观效果。
同时,常态化开展道路巡查检查,建立绿化养护工作台账,针对检查发现问题,制定落实整改措施,保障绿化后期养护质量效果稳步提升。其中四会、端州、鼎湖专门外聘经验丰富的专业花木管护公司进行公路苗木绿化管护、培土、防治等工作,精心呵护每一寸绿意,让病虫害无踪可寻,草木四季常青。
未来,肇庆将继续深化绿化工作,促进路景交融、和谐自然,建成互联互通的绿美公路网络,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(肇庆发布、肇庆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陆志锋、广东公路、肇庆市公路事务中心)